景区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两男子偷渡缅北理发店打工:遭威胁不好好干就卖进电诈园区,被迫签下10万元欠条

30岁的阿强是四川射洪人,去往缅北之前,他原本在一个理发店打工,但为了“赚大钱”,还是决定铤而走险。今年6月上旬,阿强和朋友阿华经人介绍,一路艰险偷渡到达缅甸勐波,不料却是噩梦的开始。

在缅北的理发店里,他们被迫签下10万元的欠条和两年的工作合同。“相当于两年为老板免费打工,要想赚到钱,得等到两年以后……”阿强表示,他们被威胁不好好工作赚钱就会被卖进电诈园区。

▲阿强和阿华被警方解救出来


【资料图】

“根本不可能赚钱,我们每天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。”1个多月后,阿强终于想办法联系上父亲,其父随即向射洪市公安局报警。

射洪市大榆派出所民警告诉红星新闻,在射洪警方驻云南民警的帮助下,7月30日,两人终于回到国内。

去缅北“赚大钱”

偷渡过去却签下10万元欠条

“他们是通过朋友介绍去的缅北。”大榆派出所民警邓杨告诉红星新闻,阿华有个朋友曾在缅北工作过,目前已经回国,他向阿华介绍了缅北“赚钱”的机会,阿华又找到阿强,两人决定一起过去“闯一闯”。

▲从缅北回国的阿强

事实上,阿强一开始就觉得不踏实,但阿华是他从小的朋友,他信任阿华。6月上旬,在阿华那个朋友的安排下,阿华和阿强一起赶到云南西双版纳,随后跟蛇头取得联系,蛇头带着他俩和另外两个人坐上大巴车,再转摩托车,最后又爬山,经过8个小时的跋涉,终于到达缅甸勐波。

阿强向警方介绍,另外两人到了缅北后,被卖到电诈园区。他和阿华因为有剪头发的手艺,最终留在了一个理发店。但理发店老板告诉他们,为了留下他俩,他向蛇头每人支付了10万元。

在老板的逼迫下,他俩分别签下10万元的欠条和2年的工作合同,合同中并没有前期所说的高薪。“相当于两年为老板免费打工,要想赚到钱,得等到两年以后……”阿强告诉警方。

曾去电诈园区理发

遭威胁不好好工作就被卖给电诈公司

民警邓杨介绍,阿强和阿华幸好有一门手艺,得以被理发店“买下”。但理发店一样有业绩要求,并同样限制自由,一开始没收手机和证件,慢慢才宽松一些。

老板教阿强和阿华圆滑一点,要向顾客努力推销,比如200元的消费,用护发、烫发的名义谈到2000元。

在接受警方的问讯过程中,阿强讲述了在缅北的经历。他说,生意不好的时候,就会遭到老板的恐吓:“不能赚到钱,就把你们卖到公司去!”

阿强介绍,老板曾安排他进入电诈园区给被困人员剪过头发,他看到园区森严的守卫,四面都是三四米高的围墙,围墙上布满了铁丝网……园区仅有一个大门进出,有十多个持枪荷弹的保安人员把守,被困人员根本没有逃出来的可能。

理发的间隙,阿强从被困人员口中得知:在那边十个中国人有九个被强制搞进诈骗公司,第一个公司没业绩则会被转卖到下一家公司,转卖的费用也层层加码。进公司的人不得不拼命“工作”,骗得的钱财全部偿还“债务”,毫无喘息的余地……待在园区不能外出,更别提和家人联系,和坐牢没有区别。就算熬到最后偿还了债务实现“盈利”,但无法变现,挣再多钱也都是数字而已……

每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的阿强和阿华商量,趁还没被卖入电诈公司之前,一定要想办法逃回国。于是,两人只好一边卖力工作,一边想办法离开这里。

警方成功解救

联系车辆把两人接到边境线

7月下旬,阿强终于通过微信联系上在射洪老家的父亲,阿强父亲马上到射洪市公安局大榆派出所报了警,并让阿强加上了派出所吴警官和射洪驻云南工作组熊警官的微信。

▲警方与阿强微信沟通

“家属报警后,我们立刻想办法展开解救工作。”邓杨告诉红星新闻,射洪公安有派民警到云南专门开展解救被困缅北人员,接到报警后,民警立刻想办法与受害人取得了联系。

“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阿强问吴警官。吴警官说:“莫怕,按他们(云南工作组民警)说的做!在那边时间越久越危险。”对于阿强和阿华来说,逃跑的机会并不多,如果这次出逃被发现,被毒打都是小事,他们极有可能被卖入诈骗公司。

邓杨介绍,7月30日,警方在缅北境内联系了一辆车,悄悄开到勐波接上阿强和阿华,最终将两人送到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。在边防站的协助下,两人踏上了返程的汽车。

阿强告诉民警,当汽车进入中国境内后,他们心里才踏实下来,“终于安全了。”

警方介绍,因偷越国边境,两人被依法处以行政罚款。

邓涛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

图据射洪警方(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)

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
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